·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建设  育人工作

感悟红色之旅 弘扬延安精神

作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3-03-19  浏览次数:35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我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活动持续开展,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1202013128有幸参加了校工会组织安排的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与学校其他同仁共赴西安、延安学习考察。一月,冰天雪地的严冬,仍阻挡不了我们对历史文化名城、革命圣地的憧憬和向往。整个考察活动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厚重历史文化;追忆延安革命圣地孕育的伟大革命精神;品味华山、壶口瀑布等自然景观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九天的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却让我终生难忘。九天来我已经不知不觉的将对学习交流的渴望、对革命精神的追忆和对古城文化的寻觅转化成了一种渗入内心的对本职工作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悟。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一点一滴的心灵深处的触动……

延安,虽然是陕北的一个小城,但在这里却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足迹。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这首《回延安》,热情的讴歌了延安、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表达了诗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延安、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热爱之情。滚滚延河水, 巍巍宝塔山, 闪烁在窑洞里的灯光……这些记忆中的影像,当我踏上延安这片神圣的土地,一一印入眼帘,置身于雄伟的宝塔山下,仰望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我心中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宝塔,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杨家岭、王家坪革命旧址,这些革命旧居依山势地形而踞,朴素简洁,都是最具陕北特色的土窑洞或石板房,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重温了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等革命历史。在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前,窑洞内那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旧居里那架在炕上的床;周恩来旧居里那绑着铁丝的床;朱德旧居里那默默无声的纺线车,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不起眼的窑洞里,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112篇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著名篇章,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也正是在这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伟略的革命气魄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走上了解放全中国的道路。

在中央大礼堂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标语下,在那简朴的主席台上,在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旁,我们仿佛感到了一代德高望重的领袖,作为老百姓可信赖的亲密朋友和以身作则的普通劳动者就在人民的身边。

每到一处革命旧址,大家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延安精神就产生了更深刻的感悟。“延安精神”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精神、白求恩、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等原生形态衍化而来,包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延安精神意义犹存,而且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青年一代发扬光大,可以说,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需要代代相传。
   
延安的一切都是简陋的,窑洞、小油灯、木窗棂、木纺车、木桌椅、镢头、小米、步枪……但他却是一条精神纽带,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思想宝典,一种超越时空的民族魂魄,一座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心灵家园。延安使人激情磅礴,延安使人青春永驻。

短暂的延安之行,给每个人留下的是永久的追忆和难忘的感怀,它不仅让大家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饱览了祖国山河的秀美壮丽,更使全体同志追思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接受革命历史和传统教育,领会到了延安精神的真谛,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坚定了马列主义信仰,更坚信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理想信念。虽然我们现在的条件同延安时期是不可同比的,但是只要我们的国家不断地发展,就需要我党的同志们继续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永不过时的。

通过这次赴西安、延安实践活动,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人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体会,并且这种源自心灵深处的触动与感悟会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愈品愈醇。这次红色之旅,对我而言是一次文明之旅、寻根之旅、精神之旅、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思想课教师我更要好好学习、领悟延安精神,并将这些珍贵的体会运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与朋友、与家人、与学生分享!

 

©2019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会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1号楼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19795
管理维护:校工会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