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建设  育人工作

读书与人生

作者: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2-05-15  浏览次数:3025

     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初步构建了由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三部分构成的分析框架,并在深入分析老师、同学、书籍、阅读、思考、写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等九种必备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读书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模式,也就是,在老师指导和同学交流下读书,在认真思考和写作下读书,并且通过读书体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读书决定命运,读书改变人生。
    一、教育资源:老师・同学・书籍
    “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梅贻琦
    1.老师
    根据梅贻琦先生的观点,大学就像大海,老师和学生都是水里的鱼,小鱼跟着大鱼游,正是在从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借鉴、理解、模仿,而最终成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应当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力量。但是,现实情况却似乎并非总是如此。以我校2010年的一次调研为例,调查题目为:上大学期间,你觉得下列哪些人对你的影响最大?答案为:同学64.3%,辅导员10.6%,专业教师9.52%,班主任2.56%,学生榜样 12.9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老师的总比例为22.86%,远少于同学的77.29%。依据梅贻琦先生的观点,这一数据结果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既然学生来学校是向老师学习的,那么,为什么老师对学生却没有具备重要的影响力呢?
    2.同学
    在梅贻琦先生的解读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小鱼之间的关系,这些小鱼是在从游大鱼的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同时也是在彼此之间的相互激励、相互启迪中获得成长。大学也正是因为有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才具有其本质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对照,当前许多高校学生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大学常态现象,已经变得有些异常了。有好多同学确实很爱学习、但是他们的学习目的往往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获得各种证书,根本就不会思考问题并交流思想。而经常在一起进行交流的同学们,所谈的则是感情、是生活、是工作。如果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不是为了彼此相互学习交流,那么,大家还到一起来干什么呢?网上远程视频教学不是更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吗?
    3.书籍
    书籍是老师和同学共同需要的精神食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与科学素质,仅仅依靠目前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是不够的,仅仅依靠老师讲、同学记的模式也是不够的,而必须是同学认真阅读各种优秀书籍并将这些书籍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人文经典,确立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是根本所在。以美国大学为例,其生命力在于其自觉地植根于西方文明的深处,每个本科学生必须以必修课的形式进行高度强化的西方人文经典阅读。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则要阅读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经典;鉴于当前国外在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优于国内研究的现状,所以,建议学生多读西方学者的著作,可以读译著,但考虑到译者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最好是读外文原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阅读的学术专著尽量不要限制在某一学科范围内,因为只有涉猎广泛才有宽广的学术视野。
    二、教育方式:阅读・思考・写作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富兰克林
    1.阅读
    读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且不容置疑,但是最大问题的是怎样读书的问题。结合众多读书经验及自身的读书心得,我认为读书应该坚持以下三个步骤:一是选定优秀书籍。各种书籍浩如烟海,在个体有限的生命内,选择读什么书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如果选错了书籍,则无异于郭沫若所说的“慢性自杀”。二是大量阅读书评。学术经典著作往往理论视野深邃而宽广。如果我们的知识基础不够的话,很难读懂这些书;阅读知识储备较多之人所写的书评,则能够使我们更加接近经典、读懂经典。三是认真阅读书籍。阅读书籍时往往会涉及到读者和作者两类主体,在阅读时,一方面不能让作者死掉,认真理解并尊重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不能让读者死掉,在读书过程中必须伴随读者自身的思考过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思考
    阅读和思考不可或缺,从知识角度而言,这种思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考学者是如何创造知识的。掌握经典著作所提出的思想和观点是最重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这些思想和观点的产生逻辑;只有我们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思考;另一方面是思考我们自己如何能够创造新的知识。研究学者思想,思考其是如何创造知识的,这可能会使我们成为研究该学者的技术专家,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应该仅限于此,我们更应该研究与自己生命相关的学术问题,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知识。
    3.写作
    只有进行思考,才有可能创造新知识;但是,只有通过写作,思考成果才能得到清晰呈现。能够读书思考但不写作的人则会眼高手低,不读书思考却要写作则是眼底手也低了。仅就理论文章写作而言,应当包括批判和建构两种写作模式。批判目标是他人已经建构的理论,具体批判对象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设、前提、论证、结论和细节问题,批判目的在于指出已建构理论的缺陷并推进这一理论。建构则是在知识脉络中通过批判他人的理论而提出属于自己的具有知识增量的理论,这是对知识和人类的莫大贡献。
    三、教育目的: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香港办新亚书院的钱穆先生就讲,中国学问有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人统,第二个系统是事统,第三个系统是学统。在中国,最重要的是人统,教你如何做人。我们过去读圣贤书,学的就是做人的道理。人统是中国教育里面的根本,事统是告诉你如何做事的。还有一个学统,讲如何做学问,它在三统里面处于最末的位置。
     ――金耀基
    1.做人
    做人不可不修道德。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出的“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为我们确立了重要的价值标准。同时,儒家的圣贤们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亲自践履了这一标准。孔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则“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认真阅读传统儒家经典,深切体会儒家圣贤的精神境界,无疑会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标准。
    2.做事
    做事不可不具谋略。中国道家文化所确立的“曲则全,枉则直”的观点是处事谋略的重要指南。这一思想在诸多不同层面得到有力支持。孔子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思想是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有真学问不怕没有前途、没有位置,不怕埋没。美国的一个调查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1960年,有学者对哈佛大学1520名学生做了一次学习动机调查,“你到哈佛上学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理想?”。结果有1245个人选择 “为了赚钱”,有275人则选择了“为了理想”。20年后,做了跟踪调查,在当年受调查的这1520名学生中,有101人成了百万富翁,其中100人当时的选择就是“为了理想”。
    3.做学问
    做学问应当有所创新。做学问应当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知识增量”,为整个知识体系积累做出贡献。做学问应当遵循两个知识铁律,知识传统和知识限度。正是因为知识传统的原因,人类的学问才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绵延;正是因为知识限度的原因,人类的学问才能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2019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会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1号楼 邮编:150001 电话:0451-82519795
管理维护:校工会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